试卷简介
试卷预览
【连题】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有北区、中区和南区等三个生产厂区,北区有库房等,在南区通过氧化反应生产脂溶性剧毒危险化学品A,中区为办公区。为扩大生产,计划在北区新建工5目,2010年10月2日,北区库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作业人员9人死亡,5人受伤。事故损包括:医药费12万元,丧葬费5万元,抚恤赔偿金180万元,罚款45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3万元.现场抢险费200 万元,停工损失800万元。
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进行的安全评价为( )评价。
A.安全预测
B.安全验收
C.安全现状
D.安全技术
E.安全管理
按照上述事故损失明细,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
A.197
B.397
C.442
D.1197
E.1200
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 )的责任。
A.该单位主要负责人
B.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C.该单位安全技术人员
D.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E.该单位主管部门
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该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直该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 )。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C.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D.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企业技术负责人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
根据产品A的性质,下列关于产品A的危害和监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产品A可以经皮肤吸收引起接触人员中毒
B.因产品A为脂溶性的,所以进入人体消化道不能被吸收
C.生产产品A的反应过程失控,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D.产品A必须存储在经安监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危险化学品仓库中
E.运输产品A时,应指派专人押送,押运员不得少于2人
为了防止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B.进行危险源辨识
C.开展风险评价
D.准备充足的医疗救护设备
E.疏散企业周围的居民
此次事故发生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应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报告事故应包括的内容有(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时间
C.事故所有责任人
D.估计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E.估计的事故间接经济损失
【连题】
2010年9月25日16时左右,甲公司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进检修,合成反应器甲醇喷管损坏,需进入反应器内部进行维修。9月6日上午8时左右,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下午17时左右,应公司安全处要求打开最上睁人孔进行通风。17时15分左右,安全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此后,在17时15分至19时45分的一段时间内,每隔15min测定一次。19时45分左右经测定,氧气含量为21%;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为12% 18%。安全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发“进攀入塔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20时左右,乙公司两名架子工进入反应器内进行扎架子阵业,甲公司两名操作工及乙公司一名临时工在器外进行监护。由于不方便,两名架子工未戴呼吸器。大约13min后,塔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夕。现场六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先后中毒,有七人勉强爬出。最后甲公司经理及合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帮人救出,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此时大约为20时40分。乙公司一名架子工和一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二人重伤。
该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包括哪些部门?
该事故应采用何种分析方法?
甲公司的两名架子工应负何种事故责任?
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按伤害程度分类,这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
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有哪些?
追究这起事故责任的相关依据有哪些?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某啤酒厂灌装车间,有传送带、洗瓶机、烘干机、灌装机、装箱机等设备。为减轻职业危:影响,企业为职工配备了防水胶鞋、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
2010年7月8日,维修工甲对洗瓶机进行维修时,将洗瓶机长轴上的一颗内六角螺栓弄丢失,为了图省事,甲用8号铅丝插入孔中,缠绕固定。指出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7月22日,新到岗的洗瓶机操作-k-X-乙在没有接受岗前安全培训的情况F就开始操作。没有扣好工作服纽扣,致使工作服内的棉衣角翘出,被随长轴旋转的8号铅丝卷绕在长轴上,情急之下乙用手推长轴,致使乙整个人都随着旋转的长轴而倒立。由于乙未按规定佩戴工作所以倒立时头发自然下垂,被旋转的长轴紧紧缠绕,导致乙头部严重受伤而当场死亡。
事故处理完毕后,企业领导决定建立职工健康-CRY-管理体系,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学的管理方法,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列出该起事故调查组的人员组成。
该企业职工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哪些内容?
结合本起事故,分析在此类人机系统作业场所中,常见的机械伤害有哪些形式。

最新推荐
相关试卷